此外,《条件》还要求晶硅电池生产企业,符合多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率不低于16.5%,单晶硅电池组件光电转换率不低于17.5%的要求。
到了2013年以后,双反完以后,这个比例还会扩大,这是主要的趋势,整个规律遵循了半导体时代的多晶硅产业的轨迹。如果说某个地方,某一条线出了什么问题,我要停下来,我就只停那一块,往往会把三条线横向连通起来。
另外就是技术改造的能力,几方面来讲,首先你有需求,项目建好了,你在运行过程中会看到问题,你提需求,只要你提需求了才有改造的能力。另外是稳定的生产能力,你要保持长期安全的长周期的运行。系统的设计,系统设计体现了单体的效率,我们现在运行的项目是三条5000吨的单线,还有15000的单线,原来1500的两条线停下来做改造。系统设计体现系统的联动,跟头两年做多晶硅项目不一样,到2008年做3条5000吨,一下子就上三条,而且一个月同时投产,达到的目的是在整个运行中游刃有余,通过三条线的结合联动起来。人工费用不多,大概在3%到4%左右,其他大量的是能源动力,占40%多,这一块是有电、蒸汽、水,有时候还有天然气,主要是这几块。
很多企业目前的毛利率很高,十几、二十,但是最终的净利润还是负的。我们做多晶硅做了七年时间,我们赢在哪里,主要是赢在前面两项,当然后面一些因素。可用于百万瓦(MW)级光伏电站等室外设施,无需拆卸模块并运至设有评测装置的场所,当场就能测试模块的特性。
其中,光源部分设置在铲车的机械臂上使用照此发展下去,四五年后,国产多晶硅占比可能超过80%。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,我国光伏的多晶硅材料对外依存度正在不断降低,今年有60%-70%的多晶硅供应是国产。日前,在英利集团第二届技术创新博览会上,该集团首席技术官宋登元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,由于成本高,光伏转换效率在现在技术水平下已经遭遇了瓶颈。
他算了这样一笔账,如果将当前电池的效率不惜代价地被提高至极致,其单位成本较现在效率的成本可能高出近百倍。另外,宋登元在采访中还介绍了当前国内多晶硅的发展现状。
就在刺激政策不断推出的当下,光伏业转换效率(太阳电池把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能力)难以提高却成为行业的一块心病。从电池的理论效率讲,硅材料最多只能达到29%效率,实际操作中,在实验室可以做到25%的效率,再提高技术要求将更高,进步就越艰难。他强调称,尤其是大规模生产,还需要考虑成本、市场竞争力等问题,实现效率提高就更不容易。就现在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而言,多晶硅材料的能达到18%,单晶硅的能达到20%
就在刺激政策不断推出的当下,光伏业转换效率(太阳电池把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能力)难以提高却成为行业的一块心病。他强调称,尤其是大规模生产,还需要考虑成本、市场竞争力等问题,实现效率提高就更不容易。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,我国光伏的多晶硅材料对外依存度正在不断降低,今年有60%-70%的多晶硅供应是国产。照此发展下去,四五年后,国产多晶硅占比可能超过80%。
就现在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而言,多晶硅材料的能达到18%,单晶硅的能达到20%。另外,宋登元在采访中还介绍了当前国内多晶硅的发展现状。
从电池的理论效率讲,硅材料最多只能达到29%效率,实际操作中,在实验室可以做到25%的效率,再提高技术要求将更高,进步就越艰难。日前,在英利集团第二届技术创新博览会上,该集团首席技术官宋登元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,由于成本高,光伏转换效率在现在技术水平下已经遭遇了瓶颈。
他算了这样一笔账,如果将当前电池的效率不惜代价地被提高至极致,其单位成本较现在效率的成本可能高出近百倍7月5日,顺风光电与海润光伏签订了《项目收购及合作开发协议》,拟就海润光伏已在内地开发的499MW光伏电站项目进行合作。首先,今天的无锡尚德负债107亿元人民币,只有巨大的资金才能盘活整个烂摊子,在这一点上借助行业外的资本就显得非常重要。可以预见未来一年光伏电站的商品化属性愈发强烈,会有更多的资本投资购买或控股光伏电站,甚至有专家预计到今年底中国会有1GW的光伏电站转手,明年会更多。其实不仅仅是尚德、赛维LDK这样濒临破产的企业需要资本,中国光伏企业早就开始了转型步伐,未来几年很多一线企业电站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将超过50%,他们也迫切需要资本的扶持。通过不断的收购或兼并,顺风光电将最终形成从硅片(主要指收购赛维LDK)到组件再到电站建设的全产业链企业,形成与当前国内一线光伏企业同台竞争的局面,资本力量被顺风光电运用到了极致。
光伏行业应欢迎资本介入当前中国光伏政策正趋于完善,大量光伏电站有待于建设,预计从2013~2020年中国光伏年装机量会达到10GW,相应每年的建设资金需要1000亿元左右,这些资金来源显然不是光伏行业所能承受的。资本到底有多重要,在此我们不妨用一个案例来说明。
10月8日,一个重磅消息再次将无锡尚德推向舆论焦点。半年700万部的销量、132亿的销售额,或许小米与联想、三星等品牌还有一定差距,但如果你知道小米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,就一定会为这样的业绩感到震惊。
对光伏产业来讲,现如今资本对行业的重要性已经远远大于技术,因为全球光伏晶硅组件技术已经达到了临界点,很难通过技术提升来降低发电成本,进而扩大光伏应用规模。前不久,顺风光电与香港某银行签订贷款协议,获得9.8亿元的贷款扶持,用作建设光伏发电站。
换句话说,虽然小米公司成立的时间较晚,但资本的强势介入可以整合手机行业最优秀的资源,因此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推出高质量的产品,并获得市场认可。同行对尚德感兴趣,又不愿背负尚德巨额债务,看重的更多是尚德的品牌力量,同时兼并尚德去实现自己低成本扩张产能的目的。该公司2013年上半年的收入为132.7亿元人民币,已经超过了2012年公布的126.5亿元人民币。目前组件毛利率很难超过10%,组件营收正被边缘化。
目前中国光伏电站市场的资本化程度远远不够,光伏电站也没有形成买卖的模式,大量电站掌握在开发者手中,电站回收期较长,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资金运转情况,束缚企业继续开发终端市场的步伐。业内企业诸如英利、天合、保利协鑫等资金链非常紧张,根本没有经济实力也很难找到合适的融资渠道去解决钱的问题。
这些都表明顺风光电更加看重的是中国巨大的下游光伏市场,收购无锡尚德只是完善其产业链,降低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。而如果同行企业在接手无锡尚德后继续坚持一体化的运营方针,这需要庞大的资金流,而且这些接手的企业其本身的产能已经非常庞大,不需要无锡尚德来提供建设电站所需要的组件。
资本接手强于同行兼并资本对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极其重要的,如果把产品比作一辆汽车,资本就是发动机,没有发动机的推动,任何的汽车都不能上路。顺风光电接手尚德可以保留尚德的品牌,也可以用资本力量再塑造一个光伏一体化的帝国,既用尚德的组件来供给自己的电站项目。
小米公司由著名天使投资人雷军带领创建,主要由来自微软、谷歌、金山、MOTO等国内外IT公司的资深员工所组成,这就是成功的关键。小米科技公司在2013年上半年就已售出703万部小米智能手机,已经接近2012年全年719万台的销售总量。然而资本却能做到这一点,通过资本对光伏电站盈利模式的创新,或许可以带动光伏产业继续向前发展。其次,同行接手尚德如果不愿意背负巨额债务,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种投机行为,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尚德的困境问题。
因此,光伏企业应该欢迎外来资本进入,他们会为电站建设解决资金来源问题。同时,光伏行业整合大潮远未结束,资本抄底光伏其实深化了整合力度,给那些不能死又不得不死的企业一个机会,对光伏行业定会产生一定的利好。
在银行仍对光伏亮起红灯的情况下,尚德更需要行业外的资本来整合。以小米的成功来看待今天的光伏产业,顺风光电接手无锡尚德,尚德无疑找到了一个好东家,这比尚德被同行兼并要强很多。
经过两年多的行业洗牌,尚德人才流失率非常高,也没有在技术方面领先多少,同行接手后如果还把盈利点着眼于组件环节,则很难在短期内恢复无锡尚德的盈利能力。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,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。